明兰整日操心着家中琐事,也不知是因平日里走动多、活动量大,还是其他缘故。
到了生产之时,竟比淑兰顺利得多,没费多少周折,便顺利诞下婴孩。
听见房中婴儿啼哭声,顾鹤立马就冲进了房中,去安慰明兰了。
这次明兰为顾鹤生下的是个女儿,小家伙粉雕玉琢,模样可爱至极。
顾鹤心里别提多高兴了,毕竟女儿好啊,女儿可是贴心小棉袄。
倒是明兰自已有些失望,毕竟在她的观念当中,还是希望第一胎是个男孩,正式确定侯府的传承。
次日,盛家便收到了报喜的消息,老太太与卫小娘风风火火地就赶到了侯府。
一见到明兰的面,盛老太太便快步走到床边,轻轻拉着明兰的手,迫不及待地询问起明兰的身体状况:“明兰啊,你感觉怎么样?身体可还有哪里不舒服?快跟祖母说说。”
卫小娘也在一旁满脸焦急地附和着:“是啊,明兰,生产可是大事,你可得仔细调养着,莫要落下病根。”
得知一切都安好后,才又询问起顾鹤,对这新降生的女儿是何看法。
明兰望着襁褓中的孩子,嘴角扬起一抹浅笑,说道:“夫君瞧着可高兴了,当场便给府上众人赏赐,那赏赐的规格,丝毫不比上回淑兰姐姐生产时少。”
盛老太太闻言微微点头,脸上露出宽慰的神情:“这便好,你也别想太多,毕竟你们都还年轻,日后日子还长着呢,现在最要紧的还是养好身子。”
明兰也明白盛老太太的意思,她轻轻点头:“祖母放心,我明白的。”
正说着,顾鹤从外面进来,手中捧着一个精致的盒子。
他走到明兰床边,笑着对老太太和卫小娘行礼:“老太太、卫姨娘,你们来了。”
然后将手中盒子递给明兰:“明兰,这是我特意为你和孩子准备的,打开看看。”
明兰接过盒子,轻轻打开,里面是一对温润的玉镯和一套小巧精致的金锁。
顾鹤拿起玉镯,温柔地给明兰戴上:“这玉镯是我寻了许久才找到的,上好的和田白玉,寓意着平安顺遂,你戴着正合适。”
又拿起金锁,轻轻放在孩子身边:“这金锁给咱们闺女,愿她一生无忧无虑。”
明兰当然也明白,这东西本身贵重与否都不重要,更多的还是顾鹤在安自已的心。
而这安心的举动,肯定不止于此,接下来的满月酒,规格也完全和上次一样。
只是这一回,做为皇帝的赵曦,不好再亲临了,便让赵昶夫妇帮着他送来了贺礼。
当顾鹤正为家中琐事忙碌时,西北边境战云骤起,大宋与西夏终于兵戎相见。
西夏此次倾巢而出,集结十万精锐大军,兵分两路,气势汹汹地朝秦凤路和永兴军路杀来。
出兵理由是李谅祚遣使吊唁赵祯,并祝贺赵曦登基时,觉得礼部和鸿胪寺对西夏使节的接待礼仪过低,认为受到侮辱,心生怨愤。
可实质上就是试图通过军事行动转移国内矛盾,同时试探大宋新君的边防能力,为后续谈判争取筹码。
换言之就是想要从大宋多要点钱,毕竟大宋钱多富裕,天下闻名。
其中,李谅祚亲率数万步骑,直扑大顺城与柔远寨,妄图一举撕开宋军防线,长驱直入。
不过他要面对的可是狄青,这位在朝廷做官或许不怎么样,可打仗却是绝对的好手,面对西夏素来都是常胜将军。
因此也是早有准备,甚至他本人就在大顺城中,直面李谅祚的大军。
大顺城上,狄青身披战甲,目光如炬,望着城下密密麻麻的西夏军队,神色镇定自若。
他身旁的将领们开始还神情紧张,但见狄青这般沉稳,心中那根紧绷的弦,也渐渐松弛下来,多了几分底气。
“狄经略,西夏军来势汹汹,咱们该如何应对?”一名副将忍不住问道。
狄青微微一笑,胸有成竹道:“无需惊慌,西夏军看似凶猛,实则长途奔袭,士卒疲惫。
我等只需坚守城池,待其锐气消磨,再寻机出击,必能大破敌军。”
说罢,狄青便开始有条不紊地安排防御事宜,命人在城墙上备足滚木礌石、强弓硬弩,又派出斥候密切关注西夏军的一举一动。
李谅祚见宋军紧闭城门,坚守不出,心中大怒。
他本想速战速决,一举拿下大顺城,却没想到狄青如此难缠,无奈之下,他只得下令强攻。
西夏士兵如汹涌的潮水般,朝着大顺城席卷而来,喊杀声震得天地都为之颤抖。
狄青却稳稳地站在城楼上,神色冷静如水,有条不紊地指挥着宋军抵抗。
一时间,城墙上万箭齐发,如密集的雨点般倾泻而下;滚木礌石带着呼呼的风声,如流星般砸向敌军。
西夏士兵在密集的攻击下,纷纷倒地,死伤惨重。
大宋军队在守城战方面,向来经验丰富、战法娴熟,面对任何敌人都不曾退缩,西夏人自然也不例外。
双方激战数日,大顺城下尸横遍野,血流成河。
与此同时,在泾原路那边,西夏的另一路兵马也在与宋军纠缠。
不过,相较于大顺城这边的惨烈战况,秦凤路的战斗烈度要低得多,双方仍处于对峙状态。
消息传到京城,赵曦心急如焚,立马便召集了文武大臣商议对策。
顾鹤自然也跑不掉,深夜便跟着大队一起进宫。
“诸位爱卿,如今西北战事吃紧,狄将军虽勇猛善战,但西夏军来势汹汹,朕心甚忧,不知诸位可有良策?”赵曦眉头紧锁,目光扫视着殿中众人。
大臣们顿时交头接耳,议论纷纷,殿内一片嘈杂之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