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日后,沈氏集团紧急召开股东临时会议。
地点:沈氏老楼会议厅。
会议议题只有一项——是否永久撤销沈芷瑶的沈氏集团股东资格,并根据信托条款执行“排除式继承清理”,对其进行法人连带身份剥夺。
这是一场决断。
也是一场,属于李雪菲的最后一击。
会议室内,一众股东神色凝重。
坐在主位的李雪菲翻阅资料,语气冷静清晰:
“我不喜欢动荡,但我更不容忍背叛。”
“这次会议是根据股东第48条‘重大失信行为表决机制’所召集。”
她抬头,目光锐利地扫过全场:
“沈芷瑶女士在未经过集团内部合规审计前,擅自建立以曜雪一号基金为中枢的离岸资金转移路径,联合境外资方绕开集团董事会进行数笔融资,资金去向至今不明。”
“这是信托侵蚀。”
“是对沈氏法律框架最直接的侮辱。”
会议屏幕上弹出沈芷瑶的实名金融账户流向图、与三家境外PE机构的协定备忘录、以及其在曜雪B轮融资前提交的一份“匿名第三方董事顾问申请书”。
这不是质疑。
这是证据链闭环。
有老派股东犹豫发言:
“毕竟是沈家的长女,这样直接剥夺她股东身份……会不会太过?”
李雪菲笑了一下,声音不高,却字字带刀:
“如果她是沈家人,就不该拿沈家的钱试图收购沈家自己的命脉。”
“如果她还是沈家人——就不该,在她父亲病危、母亲被捕时,第一时间联系境外团队申请控制曜雪外围地产。”
“这是家人?”
“这是猎食者。”
会场一片沉默。
下一秒,李雪菲按下“表决”按钮,秘书依序分发表决终端。
她只说了一句话:
“从现在开始,不分血脉——只看立场。”
五分钟后,表决结果出炉:
支持剥夺沈芷瑶股东资格:9票
反对:0票
弃权:2票
动议通过。
沈芷瑶,从这一刻起,不再拥有沈氏集团任何投票权与资产参与权。
她被正式“逐出沈家”。
而此刻,在外地接受传唤协查的沈芷瑶收到邮件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