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大家的你手巧,你来教小宋老板!”再次纠正无果,老妪深吸一口气,转头把一边织布织得又快又好的大儿媳叫过来了。本来不想耽误了织布,实在是没法儿了。
几个妯娌和儿媳都是她一手教出来的,就没哪个不开窍成这样,真真是手脚分家了,是一回也不肯配合起来!
宋清窘迫地摸摸鼻子,也算是遇到职业生涯里的一大高山,朝着被逗得直笑的新师父道:“婶子多担待担待了。”
以前从没觉得他手脚不协调,看来是没遇到织布这回事。
“这有什么的?保管给你教会咯!”老妪大儿媳信誓旦旦接过教人的活儿,心里不以为意,她儿媳妇也有笨的,还不是给她教会了?再笨也不能笨到哪里去。
然而没过多久,看着猝然绷断的麻线,新师父也沉默了。
“小宋老板你这手脚是借来的吧?”还得是跟两个人借来的,不然不能这么各干各的,谁也不搭理谁。
幽幽的一句话,惹得屋子里的一干妇人轻笑不止,连被骂得最多的新妇也不由觉得自己勉勉强强够得上心灵手巧了。
屋子里六七个妇人,下到二十新妇,上到六十老妪,上下三代人轮番上阵,无一不觉得自己碰上了这辈子最大的挑战,这小宋老板当真是块难啃的硬骨头啊!
一上午很快过去,宋清见时间差不多了,赶忙向众人说自己得回家给夫郎做饭去,得到首肯便一刻也不多停留,脚下生风离开了,背影堪称落荒而逃。
一直到回了衙门,看见嗷嗷待哺的夫郎,宋清才甩开脑子里的一团乱麻,重拾男子汉大丈夫的信心。
沈之洲看见径直走进厨房的宋清,下意识想弯弯嘴角,突然想到还有好几双乌溜溜的眼睛盯着自己,赶忙压住了这个不合时宜的小表情。
一群孩子一人分了个南瓜饼,在石榴树下排排坐,听沈夫子讲小故事听得入迷,没人注意到悄悄摸进来的宋夫子,也没注意到沈夫子嘴角一闪而逝的一抹笑容。
“小宋老板又来啦?”正在唠嗑忙活的三个厨娘看见宋清,纷纷打了声招呼,给人腾出位置来。
农事官这个差事以前听都没听过,她们也不知道该称呼啥,便按着县里人的称呼来。
第一次看见小宋老板进厨房时,几人还小小吃了一惊,没见过哪家男人会管灶房活儿的。然后一想之前小宋老板开起来的砂锅粉铺子,还有沈夫子那一身给人精心养出来的气度,便也觉得合情合理起来。
现在在厨房见着小宋老板,已经习以为常了。甚至小宋老板来厨房的时候,几人都默契地让出主厨的位置,边打下手边还能偷师学艺哩!
请来的厨娘手艺自然差不了,可也不知道怎的,同样的东西就是做不出小宋老板那个味儿,更别说小宋老板做的一些菜几人连听都没听过。
前些日子小宋老板送来两筐菜,做了那什么西红柿炒蛋,红红黄黄的真是好看又好吃!就是不知道那个西红柿上哪儿买去,不然晚上回去了高低也给家里人炒一盘。
“周嫂,我在井里镇了两个西瓜,你拿出来切了给孩子们送过去,你们也尝尝。”宋清洗了手,捡起盆里洗过的辣椒,挨个儿把辣椒把儿摘了,“哦对了,还有孙县令那儿,送小半个过去,他们人少。”
这辣椒栽得晚了些,现在才长到两寸长,过个十来天才到正式吃的时候。宋清早都盼星星盼月亮了,今早摘菜的时候没忍住,一下摘了小半筐,除了杨夫子和舅娘那儿送了几个,别家都没舍得送。
厨娘也是第一次见辣椒,故而不知道还要把辣椒把儿去了。
“好嘞!”周嫂应了一声,拍完手上的黄瓜就往院子里去。
前几日那西瓜才成熟,几个厨娘一人也分了一块,这大热的天一口下去,真是凉爽得像是吃了两口冰棱子,不过冰棱子可没这般甜香!
宋清把摘好的辣椒分出一半,让正在烧茄子的胡嫂一并烧了,剩下的交给刘嫂切了。
起锅烧油,再度拿起那熟悉的大铁勺,动作大开大合地颠勺的时候,宋清恍惚有了挥斥方遒之感,仿佛和纺织作坊的那个宋清完全是两个毫不相干的人似的。
--------------------
作者有话要说:
织娘:这辈子没见过这么不开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