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一个半人高的机器,底下是个带轮子的方盒子,上面横着一个平板大小的屏幕,形状如同乐高机器人,外表平平无奇,带着浓重的工业风。
“还在测试阶段,就没有做外观设计。”李光思解释道,他站到机器前,“启动方式也很简单,只要站在他的摄像头前面超过十秒,就会开始自动扫描你的身体常规数据,来初步判断是否健康。正常模式下,屏幕会开始出现引导,你只要根据它的要求回答相关的问题或者做相应的动作就可以了。”
说话间,AI启动了,一个可爱的少女音响起,“您好,我是您的问诊小助理,正在为你扫描身体数据,请稍等……心率80,正常。血压126,正常。血氧饱和度97%,正常。请问您有什么地方不舒服呢?您可以直接回答,或触摸屏幕进行输入。”
李光思一步步按照指示继续,最终得到了一个“您很健康,请勿担忧”的回答。
“如果基础数据不正常,甚至到了预警线,或者在健康询问中有评估风险比较高的回答,会直接连入120急救系统。正常问诊后会得到看诊建议,该挂什么科,找哪家医院更好,也会给监护人发送一份。”
“聋哑人怎么操作呢,他们听不到声音。”
李光思示意简述摸盒子表面,他这才发现前面的面板上有一个突出的圆形按钮。
“这是辅助操作系统,触摸后直接进入聋哑模式。”
说着,画面里出现了一张人体图,屏幕提示“请将手放到您感到不适的位置”,边上还有卡通小人做手语。简述摸了下自己胸口,它又出现了许多细致的分类。
“初始模型是调用了医院的数据训练的,后面也给一些三甲医院的医生测试过,精度和准度都还可以。”
简述操作了一下,认可对方的说法。
“除了基础的问诊外,它还升级了一个远程看护模式,摄像头会进行360度全天候扫描。如果是独居在家的老人或者残疾人出了什么意外,比如摔倒超过5分钟没活动、心率血压过高等极端异常,也会直接连入120急救并通知绑定的监护人。”
“一台设备能检测多大的区域?”
“有预留接口,最多可以加装5个摄像头。”李光思心里估算了下,“家用的话,一台设备看护两到三个人是绰绰有余的。”
相较于给简述看的最开始的问诊AI,目前的版本已经更加贴近普通人的使用场景,对盲聋哑人的适配性也提升不少。
“我和那边的校长联系过了,说是下周三可以进行拍摄。”简述迟疑了一下,有点不好意思,“不过学校人比较多,一台设备是不是有点不大够……”
李光思豪气摆手,“不用担心,虽然还没办法量产,但我们准备了十台,到时候都运过去。”
简述放下心来,“那就好。”
李光思看了他一眼,说着突然神秘地压低声音,“而且我们何董说啦,送过去的就直接捐给学校了。”
“啊?”简述愣了一下,“这些造价应该不低吧。”
“也还好,加上研发成本二十多万一台吧。”
原本花150万买简单说点的广告位就够价超所值了,没想到对方还要倒贴数百万的设备,简述重新评估了下席穆在何青云心里的地位,似乎比自己认知的要重要得多。
不过晚上和席穆视频的时候,他倒是没什么感觉,“远恒在公益上面的投入本来就是不计成本的,他也是笃定了你肯定不会做纯商业的推广,才愿意花这个钱。”
简述想起远恒每年公示的几个亿公益支出和赞助移动篝火计划的好几千万,相较而言确实小巫见大巫。
不过席穆的话还是让他有些在意,“总觉得,你好像不是很认可他们这种方式……”
席穆沉默了一会儿,隔着屏幕简述看不清他的表情,声音也有些失真。
“按照远恒的市值来说,这些钱对于他们来说其实没有太大意义,每年用来推广做公益这件事所投入的营销成本,比公益本身还要多。”
身为前公关总监的席穆毫不在意地和简述议论前东家现合作对象,“谈不上认不认可吧,本质上还是商业行为,付出成本,收获回报,置换资源,不应该被歌功颂德。”
席穆嘴上说着远恒科技,简述总觉得他意有所指,特别是联想到席穆曾经脱口而出的“亏心事做多了”言论,似乎对象也只有何青云一人了。
他对于何青云的态度也很奇怪,听席穆的一部分评价觉得他俩关系应该不是太好,实际却有些亲近。
关系越加亲密之后,简述发觉自己对于席穆的探索欲也越加强烈,想知道对方的一切,甚至去参与对方的过去。然而理智同时告诫他,即使是恋爱对象,也不应该毫无保留,每个人都有自己说与不说的权利……最近他时常陷入这样的纠结和矛盾之中。
席穆看出他有些走神,“……困了?”
简述摇了摇头,换了个话题。“我下周三要去拍广告片,那之前你能回来吗?”
“我看一下,”席穆点开手边的平板翻了下自己的行程,“应该可以,后面有几个地方的考察取消了,最迟下周一应该就能回来了。”
“嗯,”简述伸出手戳了下屏幕,语气随意又亲昵,“想你了。”
席穆的表情停滞一秒,随后笑了,“我也想你。”
作者有话说:
啊!不可以瑟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