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这个说法,宋晚南差点炸了。
原本朝廷的银两就不足,难以维系。
灾地的粮价原本就高,这不是...这不是。
哎,宋晚南的面色幽幽一叹。
周正却不急不恼的问道:“你可知这商人都是如何的?”
“商人逐利。”宋晚南有一搭没一搭的自顾自的忧愁起来。
“对,你说要是天下的商人听闻原本十文钱的粮食运到那里便能卖一百文钱甚至五百文钱....他们会如何?”
周正悠悠的说道。
后面的事情宋晚南都能想到。
看着周正,不知道说什么好,或许最近闹山贼再加上劳累可能身体不舒服吧。
“自然是全国各地的粮商蜂拥而至,押送着粮草等待朝廷高价收购用来赈济灾民。”
“若是朝廷没有钱,他们就会用当地的税收甚至是土地来置换....”
“哎。”宋晚南长叹一口气道:“周郎,你说要不我让当地的士绅捐款如何?”
周正听得出来,宋晚南是有些着急了。
压了压手道:“我且问你,商人将粮食全部押送过去,为何要高价收购?”
“如果只需要十万石粮食,他们却送来了一百万石,此事何须高价?”
宋晚南一听,似乎是这样的,这个年代虽然说经济学不够发达,但是对于一些基本的理念还是清楚的。
比如说供大于求必然会导致价格下跌。
周郎说的很在理,只是....宋晚南摇了摇头道:“他们囤积粮食,非高价不出售,自然也是无可奈何的。”
这个担忧自然是正常的,毕竟商人自古以来地位低下并不是因为其他,而是他们为了利益可以放弃一切。
灾区的百万百姓算什么?
哪有白花花的银子看起来舒服?
不过他们想多了。
“这船舶停靠的地方是官府的吧?长时间停靠,造成河道堵塞需要缴纳停靠费很合理吧?”
“一日不卖就收一日的停靠费,你要拉回去也行啊,交钱走人。”
“不过你想一下,路途遥远他们运输过来已经付出了运输成本,如果在算上停靠费和拉回去的费用如果运输十万石粮食,前后换算一下亏了会有十五万石的价钱。”
“所以为了尽快的让这批货不砸在自己的手里面,他们只能在当地售卖省去拉回去的成本。”
“你说他们找人卸船是不是需要伙夫,是不是需要场地?”
周正说到这里悠悠的停了下来。
反倒是宋晚南眼睛一亮,铮铮的看着周正。
“如果他们识趣就一切照旧以低价拿下粮食用来赈济百姓。”
“如果他们不识趣这倒是个赚钱的路子,用他们的钱买他们的粮食在赈济百姓。”
“自古商人之中便不乏聪明人,不出几日便能看得出来所以...有一个家粮商妥协了他们自会全部妥协。”
宋晚南一拍手,这还真是这么个道理。
拉过来再拉回去的运输费用都快赶上粮食的价格了,再配上停靠费,你还想拉回去?
呵呵,你看上的是朝廷的银子,我看上的是你的粮食。
真是一个好办法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