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荏苒,岁月如梭,转眼间便来到了1950年6月。
国家正式颁布了《中国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其核心目的在于彻底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实现土地的合理分配与利用。
为了确保土地能够准确无误地分配到每一个人手中,首先需要明确农村人口的阶级成分,包括地主、富农、中农、贫农等等。这一任务由军管委会负责统计和核实。
在东区军管会的会议室里,王芸端坐在主位上,神情严肃而庄重。
葛晓慧则坐在左下首,静静地聆听着会议的进展。
王芸环视了一下会议室里的众人,然后开口说道:“今天会议的主要内容,就是根据国家颁布的《中国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对北京城的常驻人口进行成分划分。大家现在可以开始讨论一下具体的操作流程,确保我们能够准确无误地完成这项重要任务。”
话音刚落,会议室里顿时热闹起来,众人纷纷踊跃发言,各抒己见,提出了许多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经过一番热烈的讨论,最终确定了一个详细的操作方案。
接下来,便是划分区域的工作。
大家根据北京城的地理分布和人口密度,将其划分为若干个区域,以便于后续的统计。
当区域划分完成后,葛晓慧突然主动站起身来,对王芸说道:“王主任,我家就住在铜锣鼓巷95号四合院,所以我觉得由我来负责那一片区域可能不太合适。毕竟,我家就在那,可能会影响到划分的公正性。”
王芸稍微思考了一下,然后说道:“那么葛副主任,你和小刘调换一下负责的区域吧。就这样决定了,明天每组三个人开始进行统计工作,散会!”
晚上,葛晓慧回到家中与一家人一起吃饭时。
饭桌上,葛晓慧对何大清说:“大清哥,明天就要开始登记并划分阶级成分了。到时候,你就如实申报就行。”
何大清一脸疑惑地问:“什么是划分阶级成分?”
葛晓慧耐心地解释道:“这是国家的政策,就是要根据家庭的经济状况、职业等因素来确定每个人所属的阶级成分,比如贫农、中农、富农、地主等等。”
何雨梁和何雨柱对这个话题并不太感兴趣,因为他们心里很清楚,自己家里三代都是厨子,干的是伺候人的活计,按照规定应该属于雇农。
而何雨水则完全不关心这些事情,她正专心致志地对付着碗里的鱼肉,享受着美食带来的快乐。
吃完饭后,何大清来到四合院,和邻居们闲聊起来。
何大清把妻子葛晓慧今天吃饭时说的国家要确定成分的事情告诉了大家。
四合院的众人听后,纷纷叫好,表示这是一项很好的政策。
然而,只有闫富贵的脸色显得有些凝重,他对这件事情有一些担忧。刘海中也是满脸愁容,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老贾则心有余悸地想着:“还好我祖父那一代家道中落,自己现在可以算是雇农了,不然还不知道会被划成什么成分。”
从厕所回来的龙氏,脸色阴沉得仿佛能滴出水来。
她步履沉重地回到房间,在屋里踱了一会儿步后,终于停下脚步,走到床边的密室前,打开密室,取出一个小巧的木箱。
龙氏打开木箱,里面整齐地摆放着小黄鱼。
她看着这些小黄鱼,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神色,有不舍,有无奈,还有一丝决绝。
龙氏深吸一口气,似乎下定了决心,她从箱子里取出那二十五根小黄鱼,然后将箱子放回原处,轻轻地合上密室。